本文主要讨论了交通事故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指出逃逸不仅包括逃离事故现场,还包括肇事后未逃离现场但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逃跑的行为。逃逸行为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如果在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逃逸,并与对方达成私了协议,但没有向警方报案,那么事情就结束了。如果已经报案,行政处罚就不能私了。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肇事逃逸后可以修改吗?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不能提供法律咨询或建议。但是,我可以简单地回答您的问题。根据法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是违法行为。逃逸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如罚款、监禁和吊销驾照。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逃逸者承认他们的错误,并向受害者或执法机构道歉,他们可能会有机会减轻后果。然而,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如果您需要法律咨询,请咨询专业律师。
总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是违法行为。逃逸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如罚款、监禁和吊销驾照。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逃逸者承认他们的错误,并向受害者或执法机构道歉,他们可能会有机会减轻后果。然而,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如果您需要法律咨询,请咨询专业律师。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