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
工伤处理协议书可以参考一下范本,主要是把你们协商的事项写清楚就可以了。 工伤处理协议书 甲方(单位): 法定代表人: XX,男,XX岁,住X...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直接与用人单位就争议问题进行协商,寻找解决争议的具体方案。但协商程序并非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自愿,没有人能强迫。二、申请调解程序是指劳动争议一方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但和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调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也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争议一方将争议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程序。该程序具有灵活、快速的劳动争议调解和强制执行的特点,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提程序,即想提起劳动诉讼,必须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四、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诉讼。诉讼程序的启动是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很强的法律性和程序性,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申请工伤鉴定,享受工伤待遇。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即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社保局只接受两种形式的工伤证明,也就是开头提到的,单位出具的因工受伤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或者正式的工伤鉴定报告。)其他证明都没有法律效力,社保局也不接受。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才可以提出。但是提出时间从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年。 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 1.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各级伤残分别对应不同月数的本人基本工资。 2.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分别按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 4.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工伤处理协议书甲方(雇主):,男,岁,住,身份证号:乙方于年月日发生伤害事故,经治疗后复查,现已康复。为妥善解决乙方受伤事宜,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公正、自愿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1、自乙方受伤之日起截止本协议签订之日所实际发生的和其它应当由甲方支付的医疗费、交通费等各项费用共计元(大写:人民币),在本协议签订之前已由甲方全部付清,协议签订之后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向甲方主张前述期间发生的任何费用。2、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甲方再向乙方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后续治疗费、医疗期工资、医疗期伙食费、医疗期护理费、营养费等依法应由甲方支付的全部费用(以下合称“补助费用”),合计人民币元(大写)。3、本协议签订后甲方向乙方一次支付人民币元(大写:4、乙方收到上述款项后,应当合理分配、处理,自觉留足可能发生的后续治疗、康复、生活等费用。乙方分配、处理前述费用的方式由乙方自行决定,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5、甲乙双方签署本协议后,劳动关系即行终止。同时乙方承诺不再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就与劳动有关的事宜向甲方要求其他任何费用或承担任何责任。6、乙方领取甲方支付的补助费用后,又以任何理由向甲方提出任何费用和责任要求的,乙方应当退还甲方为解决本事宜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并承担因违约而给甲方造成的全部损失,同时应向甲方支付补助费用的20%的违约金。8、本协议为双方平等、自愿协商的结果,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并且公平、合理。9、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后即发生法律效力。10、本协议为一次性终结处理协议,双方当事人应以此为断,全面切实履行合同,不得再以任何理由纠缠。乙方今后身体或精神出现任何问题均与甲方无关。乙方签字:时间:时间:见证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6人已浏览
1,532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