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主观要件,是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行为意思、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1]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作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之前,意思表示的行为人欲使该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之所以可以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犯意表示又称“犯罪决意”。指行为人表示决定实施某种犯罪的意思。 2、一般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将犯罪意思表示于外部。单纯的犯意表示属于犯罪思想的范畴,如果没有为实现犯罪意图而进行危害社会的犯罪活动,不能认定为已罪、处以刑罚。
1、明示。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表示行为。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主要指文字(文件、信函、电报)、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形式。书面形式又分一般书面形式和公证、登记等特别书面形式。公证形式即以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加以证明的形式。 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 (1)推定,即行为人用语言外的可推知含义的作为间接表达内心意思的默示行为。 (2)沉默,即行为人依法或者依约以不作为间接表达内心意思的默示行为。
意思表示的撤回,是指在意思表示作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之前,意思表示的行为人欲使该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之所以可以撤回,是因为意思表示生效才能发生法律约束力,在其尚未生效之前,不会对意思表示的相对人产生任何影响; 也不会对交易秩序产生任何影响,在此阶段应当允许行为人使未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不产生预期的效力,这也是对行为人意思自由的充分尊重。因此,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43人已浏览
251人已浏览
2,728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