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终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故意...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终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故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故意杀人致人死亡,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3、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情节严重的,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例如:(1)出于财、奸淫、报复正义行为、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其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与其朝夕相处的亲属、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强烈的社会震动和恶劣的杀人影响;(4)造成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属精神障碍等严重后果的杀人。2、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不义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意图,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失去理智,失控而杀死他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导致行为人情绪强烈波动;第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削弱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第三,必须在愤怒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4)受委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帮助其自杀;(5)帮助他人自杀;(6)生母溺婴,即因无法抚养、顾及面部等不良主观动机而杀害亲生婴儿。依据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故意杀人案件都会被判处死刑,只有那些情节非常严重,杀人手段极其残忍的,才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简单的解释就是: 故意杀人对死亡结果是持故意的心态,对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是抱以期待或积极的心态。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对死亡的结果应当是过失的心态,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并不是持故意、希望发生死亡结果的心态。 这个区别虽然表述上是清楚简单的,但是实务当中确实是比较难以分辨的,主要考虑: 1.犯罪嫌疑人犯罪时的主观心理:通过细节来印证例如矛盾之深,恶性极大等; 2.客观上的判断:伤害方式,是否是足以致命,这要看被害人受伤的位置、力度、凶器等 例如:同样是拿刀伤人,有可能只是捅大腿(伤及动脉),有可能是捅心脏,犯罪嫌疑人对他的行为后果是应当知晓的。所以结果都有可能是死亡,但是定罪却截然不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3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